忍者ブログ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盼餐飲培訓課程習一技之長 創業開店重獲新生

為協助原住民擁有專業技術能力,並促進穩定就業與創業,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辦理14班次原住民委外職前訓練專班、共提供420名台北咖啡創業訓練機會;自即日起陸續受理報名,有意參訓民眾可直接於「臺灣就業通」網站報名。 
佩宜今年32歲,畢業不久後嫁給同部落的人、現育有3個兒子。她表示,身為原住民的婦女結婚生子是應該的、出門工作更是本份;但不會務農的她、沒有產出,常受別人異樣的眼光,所以她只想躲在家中不想出門,但內心其實仍想找機會證明自己。 
當她在教會聽到朋友分享,中彰投分署委託辦理「原鄉部落發展觀光休閒實務班」時,其實她還在猶豫、沒有第一時間報名;而是培訓單位到府說明課程、並一直鼓勵她,她才決定先去參加課程說明會,瞭解台北咖啡創業課程中可以學習到調飲技能、行銷方式…等。聽完說明會後,腦中則已佈滿創業藍圖,她覺得參加課程後於部落自行創業,可讓其他族人對她另眼相看;因此決定給自己一次機會、立刻報名,這次的決定也成為她的轉捩點。 
經過2個月密集的訓練,她說,學習「經營管理概論」、「調製技能」和「行銷活動規劃與策略」等多項餐飲經營方面課程,受惠無窮;自己也很積極考取「飲料調製丙級證照」。訓後並在望鄉開了一間擁有獨特風格的「拿大花園」,咖啡課程結合了部落產出的咖啡與其他蔬果的調飲,規劃出一系列創意飲品,讓觀光客更認識望鄉部落及增進遊客的回頭率;也因為食材選用部落族人當地生產的農產品,讓她與人群互動頻繁、多了許多部落朋友,客人也相當讚賞她的手藝,從中獲得成就感。 
   
中彰投分署分署長陳瑞嘉表示,台北咖啡創業職訓課程協助提升專業技能,讓民眾順利就業或跨領域轉職,歡迎民眾運用政府資源找到第二人生。而課程很多元,包括「原鄉觀光手創設計行銷班」、「特色餐飲暨優質旅遊導覽解說人員培訓班」、「在地民宿經營及房務人員培訓班」、「農產品品牌包裝行銷推廣班」及「咖啡課程飲品職人技能培訓班」等班次。 
招生對象為年滿15歲以上具工作意願的原住民失業者;如未能招足額時,得開放最多30%名額給予其他失業民眾參訓,政府補助80%~100%,歡迎逕至『臺灣就業通』(www.taiwanjobs.gov.tw)查詢課程,或電洽0800-777888。
來源:大成報
PR

大口吸珍奶的小確幸恐消失!未來將禁用吸管

環保署8日預告從明年7月1日起,將針對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限制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大約有8000家業者受到影響,就有民眾擔心如果飲料教學要喝珍珠奶茶卻沒有吸管該怎麼辦?沒想到竟然有環保署官員說「可以用湯匙喝」,此話一出引來民眾痛批。
有鑒於海洋的塑膠汙染越來越嚴重,環保署宣布從2019年7月開始將限制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避免製造更多環境和生態汙染。曾經有民眾提議「塑膠吸管全面收費1元」,也有人研發出不銹鋼環保吸管,盼解決無吸管可用的不便以及環保問題。
而對於喜歡珍珠奶茶的民眾來說,以後飲料教學買飲料沒有吸管可拿,勢必會造成消費者的困擾,據「中時電子報」報導,對於民眾的擔憂,環保署廢管處簡任技正李宜樺竟然回答說「可以用湯匙喝」,此話一出,網路上一片罵聲。
網友痛批「擾民」,還有人大罵「又在說幹話了」、「台灣官員都是幼幼班的嗎?什麼爛回答都可以合理化,受不了」、「飲料教學珍珠不用吸的還是珍珠奶茶嗎」、「看來年底有很多金句可以排行了」、「怎麼不乾脆說禁珍珠!這樣就不用吸管了」、「誰會隨身帶湯匙?」
還有網友酸說「那用手撈不更有情趣啊」、「還可以用飯匙,勺子舀也可以」、「他大概不喝珍奶」、「杯子也是塑膠,以後自已帶鍋子好了」、「我覺得用叉子叉珍珠比較有效率」、「以後連保險套都管制減量」。
不過也有民眾力挺這樣的政策,「贊成!嫌不方便就不會喝」、「其實也就只是習慣被改變而已,為何會有那麼多反彈聲浪呢?塑膠製品也確實對環境造成影響」、「不要用湯匙就不要買珍奶呀,難懂嗎?可憐的地球」、「是贊成限塑政策,只是應該做好配套措施,不要這樣貿然的上路」。
來源:聯合新聞網

金門水試所果凍蠟燭DIY課

今年夏天熱騰騰的手作體驗就在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水試所近期研發一套海洋風的果凍代工蠟燭DIY課程,為了開拓學生對海洋環境的視野及認知,今(25)日一群金寧中小學共22位師生前往水試所進行校外參觀,進行海洋教育課程,除由導覽人員進行水試所館內參觀解說,再延伸到「海藻果凍蠟燭DIY」創意體驗課程。
水試所表示,這套果凍蠟燭課程主要是利用當地特殊海藻進行獨特的瓶中造景,學生興致勃勃的在小型魚缸玻璃瓶內,擺設各式各樣不同顏色、形狀的藻類及貝殼,再加入果凍蠟,製作成一個個晶瑩剔透的果凍蠟燭,透過海藻果凍蠟燭DIY體驗課程,結合海藻相關知識的解說,讓學生從「做中學」中發揮創意,製作一個屬於獨一而二的紀念品。

水試所所長楊文璽表示,與其讓學生來購買果凍代工蠟燭的成品,不如讓師生共同體驗果凍蠟燭製作過程,讓師生能夠透過戶外教學的體驗活動,達到有別於傳統教室內的教學模式,也能創造一個美好的回憶,而果凍蠟燭DIY對於學生來說簡單易學,師生在活動過程中,也玩得不亦樂乎,給予學生有這個機會進行動手做。
金寧中小學老師表示,這類型的活動型態,不但能夠培養學生對於未接觸過的課程有獨立的創意思維,讓學生在製作過程中能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面對困難學會發問,在製作果凍蠟燭的過程中,許多較厲害的同學也會幫助較弱勢的同學,學會同儕間互相幫助,讓每個學生都能夠製作出完美的作品,因此水試所推出這類型的活動,不僅能使學生學到海洋生態的教育及海洋相關課程的DIY,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資料來源:今日新聞
 

跟風吃保健食品 小心吃錯了可能會中毒

「殺死癌細胞、腫瘤消失、回春、解毒、我驚呆了...」每天滑手機時,你是不是也常看到這些很聳動的標題,吸引人繼續讀下去;網路也充斥著數以千萬計像這樣的健康醫療文章或影片,就連每天打開LINE,都可以收到親友熱心寄來的許多保健訊息,《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跟風吃健康食品odm要小心,最怕養生不成反傷身,甚至引發中毒。
台灣人愛吃保健食品,一年消費總額超出1,000億元,相當驚人,但坊間常流傳許多東西具有保健甚至是抗癌功效,或是透過親友轉傳許多保健訊息,須留意其實有很多內容是錯誤或是誇大不實。

基隆長庚外科副教授江坤俊表示,他在治療病人時,很多人會問「鄰居、網路、廣告介紹的能不能吃?」藥品與食品的等級是不同的,抗氧化食品很多,但這是健康食品odm,非藥品,對於來路不明的保健食品,民眾千萬要小心。
腎臟科江守山醫師說,台灣還有一迷思,就是朋友吃什麼就好,用特例來以偏概全,例如罹患癌症因為吃了某個東西而挽救生命,這可能只是特例,用在別人身上不一定有用。
保健食品也會吃出問題?營養豐富的魚油,曾發生有人吃太多,竟然腦出血差點送命。江坤俊副教授說,有一位病人因心律不整,有在吃抗凝血劑,結果該病人吃太多魚油,造成凝血功能異常。有些魚油還標榜使用眼窩油,要能從眼窩萃取那麼多油,很有可能含重金屬(汞)超量。

另一個近幾年非常受歡迎的健康食品odm薑黃,日前也傳出問題,江守山醫師表示,薑黃可以降血尿蛋白尿,對抗腎炎,但曾有位病人不小心吃到含有鉻黃成分,會中毒、掉頭髮、指甲等,因為鉻黃是一種顏料,不肖商人拿它來染色增色。
很好的保健食品蜂蜜,小寶寶不小心喝到的話,恐會食物中毒致命,去年曾發生一名6個月大的男嬰,被家人餵食摻入蜂蜜的果汁當作離乳品,結果導致肉毒桿菌中毒死亡,營養師謝宜芳說,蜜蜂四處飛,採蜜過程會把肉毒桿菌芽孢帶入蜂巢裡,一歲以下嬰兒因為腸道發育還未完全,因此無法殺死孢子,且腸道又屬於真空狀態,嬰兒吃下肚後,非常容易在腸道內活化產生肉毒桿菌毒素,因此必需禁吃。
保健食品要如何吃才能真正保健,鄭凱云說,魚油、薑黃及蜂蜜,都是非常好的健康食品odm,節目中邀請到醫師專家及營養師等告訴大家魚油、薑黃及蜂蜜的功效,要怎麼吃才安全,以及如何選購,例如判斷真假蜂蜜。

資料來源:Yahoo新聞

葡萄王邁入第48個年頭 曾盛麟:保健食品有感才會走得久

老牌保健食品「葡萄王生技」今年邁入第48個年頭,「科技、健康、希望」保健食品oemodm是核心價值,「研發」是強項。在1991年成立生物工程中心後,專注在保健食品關鍵性原料的開發及應用,目前有39件專利,16項國際發明展獎項。深耕生技領域長達25年,擁有全台最大的保健食品原料發酵槽,菇菌類和益生菌發酵產能更是台灣第一,目前有超過281噸的週產能,預計明年可達到386噸。
葡萄王創辦人曾水照以提神飲料「康貝特口服液」起家,「喝了再上」更是康貝特家喻戶曉的廣告詞,轉型踏入生技領域後,靠發酵技術研發保健食品,塑造了保健食品業的傳奇保健食品oemodm。葡萄王第二代、董事長兼總經理曾盛麟接班後,從招募新血、品牌再造,成功翻轉傳統。從研發、掌握原料到經營品牌通路,就是葡萄王屹立不搖的關鍵。
葡萄王從研發、創新、生產、物流到品牌呈現所謂的「微笑曲線」,有完美的上中下游垂直整合。在研發方面,葡萄王擁有全台灣最大的發酵槽產能,上游原料全數自己生產,原材料的加工製造本來就是強項,到了品牌行銷,通路從量販店、藥妝店、連鎖超商、電視購物和網路都有。旗下更有穩站台灣本土第一大傳銷公司的「葡眾」,24項產品一年就創造86.6億的營收。
「原料研發」一直是葡萄王的專業強項,以益生菌原料為例,目前更有50多間出產益生菌的公司向葡萄王購買自產發酵的益生菌原料。記者實際造訪葡萄王位於中壢和平鎮的工廠,一踏進2016年9月剛落成的平鎮新廠,整體產線與動線規劃整潔明亮,為確保生產衛生品質,從人流、氣流到物流之動線都有嚴密控管。

生產人員要進入生產區域需經過2道更衣程序才可進入.生產機械設備拋光度高,產線的潔淨度符合三級區規範,並設有脫包區、X光機、篩網等專業流程,確保隔絕污染性包材、充填密封度等,提高產品品質。在品質管理方面,葡萄王工廠也設有專業化的檢驗機器及流程,可自行進行農藥、塑化劑、重金屬等檢驗。
除了研發、生產到品牌銷售,「專業代工」也是葡萄王重點項目。「一條龍客製化代工」可滿足客戶需求。董事長曾盛麟提到,葡萄王可提供研發、品管及生產的全方位ODM/OEM服務,另一項優勢就是,葡萄王品牌對保健食品oemodm市場發展趨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依照自身的通路實戰經驗提供客戶意見。
此外,葡萄王也積極在拓展海外市場,除了保健食品外銷,在2014年與歷史超過一世紀的雲南白藥集團簽約合作,也替中國、新加坡和泰國及多家知名品牌做代工。

「保健食品要有感才會走得長久。」曾盛麟舉例,像是葡眾前五大產品,都至少有10年以上的歷史。如果原料必須倚賴進口或是向外採購,在供貨穩定度和價值就容易受到影響,因此葡萄王在研發和品質下足功夫,成功在生技產業站穩「研發、製造、代工」三冠王,多項知名產品如「靈芝王、樟芝王、益菌王」更讓葡萄王穩居國內保健食品oemodm龍頭。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06 2025/07 08
S M T W T F S
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HN:
No Name Ninja
性別:
非公開

TemplateDesign by KARMA7

忍者ブログ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