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安全的食材送至餐桌、落實綠色飲食生活、讓農民開心生產安全食材、讓餐廳放心製作美味料理、民眾安心食用品嚐食材原有的味道。」是高雄推動「綠色友善餐廳」的核心目標,響應環保低碳生活的世界趨勢,搭起農民、主廚和消費者三方間的健康飲食橋梁。
法式餐廳
高市府農業局主辦的「綠色友善餐廳」評鑑至今邁入第9年,今年第一次設置獎項,其中,迪立印度健康蔬食坊、馨窩良行Homelanie分別榮獲「誠食在地食材獎」,THOMAS CHIEN Restaurant則拿下「綠色永續經營獎」殊榮。透過本文一起了解得獎店家如何運用在地綠食材減少碳足跡,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翻開馨窩良行的菜單,就像逛了一圈綠色友善小農選物店,兩大頁洋洋灑灑列出長期配合的供應商介紹,每項食材都大有來歷,包括曾多次蟬聯全國有機稻米競賽頭等獎的「日品・元品」、「陳稼莊」的自然農法果汁和果醬、「蜜匠」養蜂場的蜂蜜、「醃菜・余記」的自然發酵酸白菜、「仁允牧場」的零殘藥安心豬肉等。主理人梁馨予說:「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的生活做選擇,選擇吃來源清楚的食物,對土地友善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身體友善。」
法式餐廳
馨窩良行的食材來源為高雄、台南和屏東的有機或友善耕作農產,經梁馨予的巧手搭配,組合成早午餐拼盤或中式家常套餐,學中醫的先生則依四季調配溫補藥材,燉煮養身藥膳猴頭菇,實踐「藥食同源」的生活。特別的是,食材不少來自於大樹區小農,身為大樹人的梁馨予說:「剛開店時尚未有綠色友善餐廳的概念,只是覺得大樹有很棒的小農,單純想使用在地食材而已。」以行動表現對家鄉和土地的支持。
烹調上以呈現食材原味為主,簡單的調味蘊含不簡單的心意,選用西班牙莊園級的初榨橄欖油、黑豆和紅藜古法釀製成「卓醬油」、洲南鹽場的鹽、自己醃製的那瑪夏青梅等,即使在看不見的細節裡,也要為客人健康把關,端出如家廚一般,適合天天吃的料理。
來源:聯合新聞網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