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元接近尾聲,八月十五中秋節將臨!基隆市七堵區衛生所提醒民眾,在親朋好友月圓人團圓氣氛中準備享受燒烤美食時,莫忘烹調時的小細節,才能吃的更健康喲!
「飲食致癌與防癌」一直是醫療上重要的議題,燻烤的食物確實是比較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尤其當高脂肪的肉類,受熱後溶解、滴入炭火中,重新燃燒時,濃煙中帶有極強的致癌物││多環芳香烴,這種物質會隨著濃煙附著在烤肉架上的食物表面。
衛生所指出,吃多了含脂肪量高的肉、香腸、培根、雞翅膀等食物,要準備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植物營養素的蔬果,以抑制癌細胞的變化與生長。
香腸中常含有「硝酸鹽」類的防腐劑,在胃酸的作用下,會轉變為「亞硝酸」鹽類,若同時吃入魷魚、秋刀魚及雞肉等含蛋白質的食物,其中的「胺」基與亞硝酸鹽類作用後會形成致癌物「亞硝酸胺」,搭配富含維生素C或其他同樣具保護性營養素的食物,亞硝酸胺自然也就無法形成。
為了避免油脂溶解導致致癌物附著,民眾烤肉時,可以適度使用鋁箔紙包住肉類及魚等食材,要注意的是,若是以未加醃製的原始食材,放在鋁箔紙上烤,在烤架上邊烤邊在食材表面塗抹烤肉醬時,則不宜長時間接觸具酸味及鹹味的調味料,以免導致器皿中鋁質溶出;已燒烤過頭、變成焦黑部份的食物,也最好不要吃。
七堵區衛生所提供民眾「健康享受烤肉」注意事項如下──烤肉不燒焦,台塑醬料調味適量不過量;使用含鋁材質包裝食材時,不長時間接觸酸味、鹹味調味料;多準備蔬果搭配烤肉,補充維生素及抗氧化物質;選擇油脂較少的肉類、海鮮;不吃燒烤過頭、焦黑的食物;烤肉時可搭配蘆筍、青椒等蔬菜,抑制致癌物質的形成;加工的肉類食品容易含有硝酸鹽類的防腐劑,最好盡量少吃。;可以考慮以鐵板、石板或不鏽鋼容器,取代拋棄式的鋁盒來烤肉,更為健康;體積厚的肉類或海鮮,盡量事先切成薄片,或是表面斜切數刀以增加受熱面積,而玉米等不易烤熟的食材,可以事先煮熟,縮短燒烤的時間。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台開董事長邱復生強調,金門風獅爺購物中心營運後,首年將創造20億元營週規模。(鉅亨網者張欽發攝)
由台開(2841-TW)在金門投資開發的BOT工商綜合區「萬象金城」開發案,將於2013年展開正式營運,台開董事長邱復生今(8)日在廈門表示,開發案中「風獅爺購物中心」正式展開招商,同時,在正式營運後,第1年即將創造20億元的營收金額,同時未來將以每年20-30%的幅度成長。
中國大陸福建廈門年度盛事的「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今天展開,台開由邱復生率領的參展團隊今年並在此宣布金門的「風獅爺購物中心」正式展開招商並於明年投入營運,邱復生並指出,金門「風獅爺購物中心」將以街長398公尺的規模打造兩岸最長的台灣一條街;並且展開招商的行動,將以3C電子產品、台灣農特產品、精品、文創產品進駐,提供最佳免稅購物服務。
邱復生並強調,金門「風獅爺購物中心」在正式營運後,第1年即將創造20億元的營收金額,同時未來將以每年20-30%的幅度成長。同時,台開並將與廈門相關單位合作,未來提供旅遊廈門團隊與金門的開發案完成連線的旅遊連線服務。
邱復生今天在廈門發表金門「風獅爺購物中心」的服務訊息同時,也同時發表金門「風獅爺購物中心」的吉祥物「風獅爺」,並以具象的各式產品展示其意象,以風獅爺的微笑、堅強具象為代表。
台開集團「風獅爺購物中心」位居兩岸經貿新門戶,以自由貿易交易中心為定位,鎖定海峽西岸經濟圈龐大潛在消費人口,整個台開「金門萬象金城」案基地面積達7.45 公頃,在兩岸ECFA利多效應逐步發酵,與小三通人次快速成長等利多因素催化,金門與廈門本是一體文化,廈門在政策開放後,經濟建設發展相當迅速,有利於台開「金門萬象金城」案將有更好發展。
台開集團「金門萬象金城」第1期「風獅爺購物中心」以金門傳統吉祥物風獅爺為名,免稅一條街、兩岸批發零售交易中心為經營目標,將於明年開發完成,風獅爺購物中心分為北棟、西棟與南棟,免稅一條街建築物總長度398公尺,將是兩岸最長的精品購物商場,未來2期開發並將引進旅館、兩岸交易會展中心、批發零售中心、遠距拍賣等多元服務機能。
「風獅爺購物中心」西棟建築則以簡約、時尚、自然為空間設計,以3C科技體驗世界為定位,引進多元品牌、各式3C精品,展示互動式高科技,並提供隨處體驗為新世代科技朝聖地標;南棟建築以重現日本傳統京町屋風貌為特色,並運用現代設計,將文化古都特有的街道建築元素重新詮釋,呈現「和」的意象,將打造日韓商品一條街,引進日本47都道府縣特產、日本知名品牌獨家進駐以及日韓商品主題特產,成為日韓商品購物首選且為大中華地區最具規模及特色的日韓商品一條街,為發展亞洲自由貿易中心奠定基礎與典範。
同時,其北棟建築以Modern China的設計概念,運用新舊東方元素,讓現代與傳統呈現完美交融,為珠寶、皮件、美妝、藥妝的精品免稅天堂。利用樓層挑高,為國際精品主力店營造氣派門面,將引進珊瑚、高級鐘錶、台灣琉璃等精品。
日本料理廚師袁育明:「我不希望跟人家一樣,因為跟人家一樣,就沒有挑戰性,我花很多時間,研究這些調理醬料,我不喜歡跟人家一樣,我要做個性化的商品,我不安於現狀,就很機車啊。
」 一般人最怕被講「很機車」,不過袁育明卻說,機車還得再加上龜毛,才足以形容自己,既然做日本料理,他認為就是要做到,連向來嘴挑的日本客都吃到心服口服,就從到處都有的味增湯,看出真功夫。
袁育明:「筍的皮、蘿蔔、魚骨、昆布,一般湯是簡單啊,昆布先下去水滾,昆布下去再滾一次,再撈起來,再放柴魚片再滾一次,撈起來,好了結束了,湯已經結束了,15分鐘內解決,一桶湯解決掉,我這2個小時,他這家店的品質好不好,師傅功力好不好,看那個湯就知道,你有沒有用心下去。」
在袁育明看來,湯正是日本料理精神以及精髓所在。
袁育明:「曾經有一個日本客人說,湯是他喝過在日本料理最好喝的湯,他說連日本,都沒有這樣做過。」記者:「那時候感覺怎麼樣?」袁育明:「很爽,我為台灣爭光。」
說來當初,也是拜一位日本老闆之賜,「激」出了袁育明的反骨性格,使得他在料理這條路上,不安於現狀。
袁育明:「有一個日本老闆跟我講說,台灣的廚師很聰明,就是不團結,不能持之以恆,因為這句話,激起我的鬥志。」記者:「你希望讓客人每次上門都會?」袁育明:「都會很驚喜,很訝異啊,哇!很漂亮,哇!好好吃,我在別的地方,吃不到這種東西,不希望客人每次來都千篇一律,那個跟別人有什麼差別。」
就算是基本咖菜色,也得「求新求變」,這是袁育明不變的堅持。袁育明:「我做出來的握壽司,我給日本客人品嘗,我跟他解釋說,為什麼我的握壽司,不用沾醬油,你們的要沾醬油,秉持著傳統精神,加點創意在上面,加個包裝。」
秘訣說穿了,還真的沒什麼稀奇,就是扎扎實實下工夫。袁育明:「每天都要洗啊(洗米),洗個7、8次,再讓他瀝乾1小時,所以我煮一鍋米,要2個小時的時間,我洗了3次,水還是那麼髒啊,你這樣煮下去,會有米糠味啊,又有那種臭脯味,臭臭的味道,而且洗米要順時針洗,不要洗衣服這樣搓,這種米會斷,整個斷開,碎掉啊。」記者:「吃起來會怎樣?」袁育明:「爛爛的,跟稀飯一樣。」
不只洗,拌醋也有「眉角」,一定要趁熱拌,否則米粒無法吸收。袁育明:「讓它冷卻,至少要半個小時,比如說在拌的過程,風扇在吹的時候,你要一直翻,不翻的話,表面會結塊,會硬硬的,會乾掉,用切的就不會,就散散的,有沒有。」
主角「米飯」,秉持傳統基本功,配角的食材,則加入創意元素。袁育明:「每一種握壽司,有每一種的特色,有味道在,奶油干貝這想法來自鐵板奶油,鐵板那個干貝,兩面煎一下,放在餐桌上,淋個汁,或者醬汁不要放,用炙燒。」
袁育明:「我寧可每天跑市場,每天買,每天都新鮮的,它不可能不好吃。」
懶不得,因為深知技術再好也沒有用,「食材新鮮」才是美味的首要關鍵,採訪這天,天才微微亮,還不到6點,袁育明帶著兒子,現身在約好的市場外。袁育明:「我有媽媽手,我肌腱炎,我左手戴護套啊,握壽司壓太多了。」
兒子陪老爸逛菜市場,這在袁家絕對不是第一次,知道爸爸手無法提太重,準備升國一的袁詩惟,只要放假都會來幫忙。
攤販:「因為今天都沒有魚。」袁育明:「我再打給你。」攤販:「好。」袁育明:「謝謝。」
來之前,早就跟熟識的攤位老闆打過電話了,所以絕不拖泥帶水,買完立刻走人,因為要趁新鮮,趕回店裡處理。
袁育明:「拿魚一定要這樣抱起來,跟抱小朋友一樣,要放就要輕輕放,不能這樣摔下去,摔下去這個地方,包含肚子、肩膀都會受傷,你這樣表面看不出來,但刀子劃過去,就知道了,就裂開的感覺。」
袁育明:「它本身有吸到自來水,多餘水分擦掉,不然殺的時候,才不會有汙染,交叉汙染,品質最重要啊,因為一家店的信譽跟品質非常重要,你要建立一個品牌,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要毀掉一個品牌,馬上可以把它毀掉。」
時間差不多了,準備趕赴第2家市場,這第2趟還省不得。袁育明:「這邊都是東部海域。」記者:「不一樣的魚要去?」袁育明:「不一樣的地方買。」記者:「有差啊?」袁育明:「像澎湖的魚就要去中央市場,東部海域比較少。」
再回到店裡,差不多快9點。袁育明:「我讓(兒子)先吃早餐,不然等一下又要操了,給我們老闆(兒子)烤,我們老闆會烤魚耶。」記者:「他會喊累嗎?」袁育明:「不會,反而不會,像大熱天 中午外面是30到35度,裡面快50度,褲子濕了,汗是這樣流,這邊是涼的,這邊是熱的,我都說這陰陽兩界。」
袁育明兒子袁詩惟:「烤完出來,聽到客人的讚美,還蠻開心的。」記者:「以後想當廚師嗎?」袁詩惟:「有啊。」
店不大又隱身小巷,剛開始半年,曾經一天內,連一個客人也沒有,要說不曾想過放棄,那絕對是騙人的。袁育明:「很累啊!看到小朋友都已經這樣,跟我撐過來了,為了小朋友,為了這個家也要走下去,生意已經很難做,再輕易認輸就掛掉了。」記者:「其實對你來講做料理也是?」袁育明:「挑戰啦,一個自我挑戰啦,一個瓶頸再挑戰過去,又是另一個瓶頸,一步一步慢慢爬上去吧。」
喜歡挑戰,讓袁育明的生命,起了截然不同的轉變,其實創業前的他,待的還是國內最大空廚之一,但袁育明卻選擇,放棄一般人眼中的穩定跟安逸。
袁育明:「以前每天要跟機器人一樣,作一樣的動作啊,你希望獅子在草地上奔跑,還是在籠子裡面看著牠。」記者:「為什麼最後定情日本料理?」袁育明:「比較符合我的個性,很機車吧、很龜毛,因為日本料理有那種,武士道的精神,堅持傳統的精神。」
認為廚師都需要能表演自己的舞台,開店圓了夢,但接踵而來的,卻是市場的考驗。袁育明:「客人下戰帖啊,說給我吃炸豬排,我火都大了。」記者:「不會說客人你要什麼,我就給你。」袁育明:「不會,這就是我要堅持的地方,我不會妥協,真的我很堅持,我有(賣),你也不會來吃。」
堅持是為了定味出「小」店特色,跟坊間做區隔,好在激烈競爭當中求生存,但堅持,還是得跟滿足客人需求間,取得平衡點。袁育明:「炸,我就賣炸豬排,賣豬排定食就好了,我既然要烤,就是要跟人家不一樣,它吃下去有那種口感,切薄片就沒有感覺,失敗1、2百片跑不掉,對啊最後成功啊,我的店沒有很漂亮的裝潢,沒有很炫的盤飾,拚手藝,手藝就有懸殊。」
清楚手藝才是「決勝點」,菜色不能一成不變,才能勾客人持續回流。袁育明:「清蒸鱸魚是用日本的豆瓣醬,清酒,鹽巴海鹽啦。」記者:「這是你自己想的?」袁育明:「自己想的啊,有時候我會看一些國外的影集啊,我需要它一些Idea,一些想法。」
學無止盡也學不完,擁有20年資歷的袁育明,創意夢持續編織,還在想辦法打造出下一道幸福料理。
袁育明:「客人吃在嘴裡,揚起幸福的笑容,就覺得很值得啦,我今天花這麼多時間,我值得啦,客人懂得品嘗這件藝術品,客人可以接受,他願意買這個藝術品。」
資料來源:TV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