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麴菌(Monascus)是中國已使用數千年的食品發酵菌種。中國古籍中早有記載其特殊功效,在中國和日本,紅麴菌更被視為傳統的自然食品呈色劑,家常料理中你我常見的紅糟,便是紅麴菌將熟糯米發酵後形成的產物,能為食材增添風味及色澤。
紅麴色素在自然狀態下易受光、溫度及pH值的影響。Budavari研究團隊的實驗結果顯示,紅麴菌所產生的色素,在中性或鹼性的環境下較安定,在肉製品的加工過程中添加紅麴色素,生產出具有「紅麴萃出物」的香腸,該產品可以在4度C真空保存3個月,且紅麴色素穩定性達92~98%,同時該產品在食品官能品評時,相較於傳統肉製品,有較佳的風味及口感,研究團隊認為紅麴色素可取代傳統肉製品之亞硝酸鹽或人工色素
健康食品odm。此外還有其他研究單位亦得到類似之結果,經液體紅糟的浸漬,能賦予豬肉漂亮的紅色。
長久以來,紅麴已被國人做為食品著色劑及香料使用,而且經由許多中外學者的研究報告證實紅麴色素的安全性極高,故紅麴色素被視為是很安全的食品添加物。
紅麴不只是家常菜調料明星,更是保健食品的紅色寵兒!
近年來紅麴製品在我國逐漸式微,而日本卻有多家食品公司投入大量人力與物力,進行紅麴保健食品的開發與應用,目前已在日本成功上市的紅麴保健食品有 :(1)紅麴葡萄酒;(2) 紅麴清酒;(3) 米醋;(4) 高鹽分食品,如醬油、味噌、紅糟豆腐乳等;(5) 肉製品;(6) 麵食;(7) 低膽固醇雞蛋及雞肉之生產等,如以紅麴與米飯混合後發酵所製出的紅糟,此是製成紅糟肉、紅糟海鰻、叉燒肉、蘇武醬鴨、紅糟蛋及紅糟泡菜等美味食品的重要加工原料。
一點紅之外,紅麴中的次級代謝產物更是寶!
什麼是次級代謝物呢?簡單來說,指的是非生長所必需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缺少次級代謝產物,不會導致生物體立即死亡,但對於植物又或者是細菌、黴菌等微生物來說,可以幫助抵抗外敵的侵略或攻擊。例如,植物沒有腳,遇到天敵跑不了,此時自體會產生有「苦味或異味」的次級代謝物,使天敵不敢輕易嘗試。再加上,次級代謝產物具有特定的生理活性,例如人類從青黴菌所分泌的青黴素,就被提煉成抗生素、用做藥物!
紅麴因應用於保健食品而身價百倍!紅麴菌的次級代謝產物如黃色素monascin與ankaflavin、莫那可林K(monacolin K)、γ-胺基丁酸(γ-amino buytric acid,GABA) 以及 dimerumic acid,經實驗證實,皆具有降低膽固醇、降低血壓、降低血糖、抗氧化、改善老人失智症學習記憶能力等功效。
然而,即使是保健食品當紅炸雞子,值得你注意的是,紅麴代謝物中之橘黴素 (citrinin)
健康食品odm因可能會傷肝、傷腎而大大影響紅麴的應用潛力。
抑制食品腐敗菌功臣,紅麴的抗菌物質就是「橘黴素」!
明朝宋應星於《天工開物》中,即隱喻了紅麴菌具有抑菌的功效。1977年Wong與Bau兩位學者實驗證實,粗萃取的紅麴色素具有抗菌的活性,顯示了古人使用紅麴防止食物腐敗的智慧。而後將在紅麴中發現的抗菌物質命名為「monascidin A」。特別的是,科學家將monascidin A透過分析工具如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質譜(mass spectra, MS) 等,證實monascidin A和檸檬黃青黴(Penicillium citrinum)所產生的橘黴素是同種物質。
橘黴素是一種典型的黴菌毒素,主要源自Penicillium與Aspergillus這2類黴菌屬,近來發現紅麴菌亦會產生橘黴素,而橘黴素對Bacillus、Streptococcus及Pseudomonas等食品腐敗菌具有抑制作用 。
橘黴素雖是肝腎毒素,卻鮮少有因紅麴含有橘黴素而引起毒性
橘黴素也是一種肝腎毒素,曾有報導指出其對動物及人體具有毒害作用,其 LD50 值在小鼠為35mg/kg、在大鼠為67mg/kg。橘黴素的主要影響部位是在腎臟,同時也會對肝臟、心臟、腸胃與肺臟等組織器官造成傷害。人類的地方性巴爾幹腎病、豬之腎臟炎、牛之搔癢症、熱病及出血症狀等,都與橘黴素有關。在生物毒性的研究中曾有學者指出,以20~80µmol/kg 的橘黴素靜脈注射至受麻醉的狗會引起血管擴張,使血壓急降 (類似交感神經之作用)。腹腔注射 20~160µmol/kg 的橘黴素於有知覺的狗會產生嘔吐現象,當注射劑量超過20µmol/kg,除了會有嘔吐現象外,亦會出現下痢、極端脫水與電解質失調等反應;當注射劑量超過40µmol/kg,則會引起腎臟構造的損害,例如:遠側小管的空泡形成、近曲小管 細胞排列失常等。
此外,目前已有研究指出橘黴素具有致畸形毒性 (teratogenicity)
健康食品odm。當注射橘黴素於雞胚胎中會造成雞胚胎的畸形,如腦畸形、腳的變形、眼球凸出、形成交叉喙及頭頸扭曲方向不正常等,注射量越高致畸形比率越高。
不過以上橘黴素之毒性,均係以純橘黴素所試驗而得,鮮少有因紅麴含有橘黴素而引起毒性之報導。
資料來源: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