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刀、左叉,湯匙放刀子右邊!」穿上正式服裝,葳格雙語小學「法國周」教學課程安排學生吃法國餐廳料理,高中部餐飲科學生在旁桌邊服務,指點小朋友怎麼擺餐具,學西餐禮儀,度過不一樣的兒童節。
葳格把餐廳布置成法國餐廳式浪漫的情境,鵝黃色的燈光、牆上掛著法國藝術家的畫作,結合教育體系資源,讓高中部大哥哥、大姐姐擔任餐廳服務生,老師搭配iPad桌邊教學,校內餐廳準備麵包、沙拉、湯、豬排,以水代替飲料和果汁,引導小朋友學用餐禮儀。
輔導主任江躍龍表示,兒童節是孩子的節日,設計有趣好玩的活動也融入品格教育,透過餐廳禮儀實境教學,讓小朋友了解用餐時不可以敲打餐具,餐巾要怎麼使用、擺放,練習優雅的舉止,落實107課綱培養「帶得走能力」的精神。
「原來右邊放刀子!」四年級朱立恆說,跟爸媽到法國餐廳用餐,餐具都擺好了,從來沒特別注意過怎麼擺放,原來刀子、湯匙有很多種,根據餐點類別使用。
「肉要從左下端開始切,一口一口慢慢吃」,「如果離開座位,口布還要使用,要放在椅子上」。學生蔡念育說,曾經用餐到一半去洗手,回來時餐巾被收走了,原來不能放在桌上,學到一課。
代理校長陳瑞瑛說,「法國周」教學課程西餐禮儀是重頭戲,課堂上還會帶孩子認識文化、歷史、地理知識,用生活化教學打開小朋友的世界觀。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