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爐的
麵包餐盒讓人感到溫暖、令人食指大動,但法國的研究顯示,食物的香味還會使人更樂於助人!研究員比較麵包店與服飾店外的行人,發現麵包店外行人幫助陌生人的機率是77%,而服飾店外行人幫助他人的機率是52%,顯示食物的香味讓人心情轉好,進而產生助人行為。
烤麵包香味對一般人有正面影響,研究員指出,它會使人對陌生人更友善。研究員發現,當人們經過香味四溢的麵包店時,如果前方行人掉東西,他們比較可能會跑上前去告知他們東西掉了。學者說,某些氣味會使人們心情變好,進而產生較多的助人行為,或是對他人產生關心。
過去許多研究指出,讓人愉悅的氣味可以讓人感到高興,但心理學家想要知道這種心情是否會轉化為有形的行為,如對周遭陌生人行為更為友善。
法國南布利塔尼大學的學者找來8名自願男女,請他們到一間麵包店或服飾店外,走到一名購物者前,假裝在自己的包包裡找東西,然後在距離購物者幾公尺前故意掉下手套、手帕或是衛生紙等物品。研究員另外派2個人在約20公尺外觀察購物者的反應。
研究員重複此實驗400次後發現,自願者如果是在麵包店外掉東西,有77%的行會停下腳步,拾起掉落的東西交還給東西主人,但如果是在服飾店外掉落東西,只有52%的人會提供幫助。
研究員指出,另人愉快的氣味會讓人產生較友善的行為,「我們的結果顯示,大致來說,自發性的幫忙是在周邊氣味較佳時較容易出現。這個研究證實,食物香味與助人有關係。」
資料來源:台灣醒報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