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ブログ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清真美食受到越來越多中國民眾青睞

清晨,一陣悠揚的《古蘭經》誦經聲打破了高原寧靜的黎明。做完禮拜後,馬龍來到了西寧莫家街的馬忠美食城,開始打理生意。
    作為美食城負責人,4月以來,從肉類選取到食品加工製作,馬龍和他的員工們從未放鬆過。他們正籌備著30日將在西寧開幕的2013中國·青海國際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覽會上展示的清真美食。
    “每年參展,我們都發現清真美食非常受食客們歡迎,他們既能在充分享受美食的同時,也領略到清真飲食的獨到之處。”馬龍說。
    他說,現在很多外地遊客慕名而來品嘗馬忠小吃,很多美食被評為“中華名小吃”,烤全羊、手抓羊肉、釀皮、八寶醪糟都是食客們的最愛。
    “清真餐飲業蓬勃發展,說明瞭伊斯蘭‘以養為本,以潔為要,以德為先’的清真飲食文化得到民眾認可。”青海省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宗福說。
    據了解,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以清真文化為載體的小吃街,例如北京牛街、寧夏吳忠小吃一條街、西安回坊等。
    在古城西安西起西大街橋梓口,東至廣濟街的西北一隅的回民街,聚居著約30萬回族同胞。小吃街以濃郁的民族文化為古城構築了一道亮麗飲食、文化風景線,回民街也成了中外遊客去西安旅遊的必經之地。
    秉承父輩誠實、守信的經商原則,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巴燕鎮的村民馬成在廣州的“化隆清真拉麵館”越做越大。如今,化隆縣已走出一條“拉麵經濟之路”,化隆清真拉麵館已覆蓋中國26個省市的210個大中城市。
    趙宗福說,長期以來,受信仰等因素影響,伊斯蘭飲食形成了鮮明的地域和民族風格,並成系列化和體系化。如今,清真飲食文化已與信仰、鄉親、故鄉、勤儉等信念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獨有的文化與情懷。
    “隨著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相互認同,民族之間心理的相互接近,清真飲食文化必然會受到越來越多中國民眾的認同,這也是文化包容性的體現。”趙宗福說。
    據了解,目前,中國清真飲食業涵蓋30個省、市、自治區,清真飲食經營戶達12萬家。而在青海、寧夏等省份,清真飲食行業在整個餐飲業中的比重超過一半。

資料來源:新華社
PR

旅遊網站:全球街頭美食城市 港列第一

香港有美食之都之稱,就連咖哩魚蛋等街頭小吃,亦令香港成為全球街頭美食城巿之冠。旅遊網站Cheapflights.com公布全球十大街頭美食城市排名,香港成為榜首,擊敗巴西、法國等多個國家。該網站亦指,香港的蛋塔、蛇羹別具特色,能同時迎合東方及西方不同人士。
該網站同時點名讚揚油麻地廟街、俗稱女人街的旺角通菜街,以及九龍城等著名景點,是港人至愛光顧街頭美食的熱點,出名的街頭美食包括咖哩魚蛋及臭豆腐等。
 
網站亦指,雖然港府自80年代起開始收緊對大牌檔的法例,但仍有不少別具特色的麵店及熟食地方,小店如位於深水的「添好運點心專門店」,除獲米其林連四年推薦,也獲該旅遊網站點名稱讚。
 
另外,該排行的亞軍及季軍分別是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及法國的巴黎,巴西的肉豆飯及巴黎法式薄餅分別獲得讚賞。
 
資料來源:世界日報

品味飲食文化 咖哩的前世今生

咖哩已經成為一項世界性的美食,咖哩的樣貌多變,即使在同一個地區,也很難找到長相相同的咖哩。
 
在印度泰米爾語中,kari是「醬」的意思,是各類香料混合的總稱。而curry「咖哩」是從泰米爾語curriel變化而來,是英國人在統治印度時,將各式由不同香辛料烹調出來的菜式統稱「咖哩」(curry),指以薑、大蒜、洋蔥、薑黃、辣椒及油所烹煮的湯或燉菜等菜式,大多為黃色、紅色、多油、香辣濃郁。
 
英國人將這些菜式帶回到歐洲,逐漸發展成為今日我們所熟知的「咖哩」。今天所說的「咖哩」,其實是以油炒香的各種香料,加入了洋蔥、大蒜、薑而成的菜式。使用的香料大多有辣椒、小茴香、香菜及薑黃等,這些混合香辛料,就稱為masala。
 
最早的「咖哩」出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即所謂「印度咖哩」和「巴式咖哩」。「咖哩」成功的祕訣在於香料的組合與烹煮順序,而不在於炫麗複雜的烹調技巧。直到近代,並沒有任何專門的咖哩食譜,因為咖哩的本質強調的是個人風格與創造性。
 
正因為沒有食譜,令咖哩即使在同一區域內,味道、外觀都有著顯著的不同,令許多印巴料理得以擠身世界級美食之列。經過英國人的傳播、發展至今日,在香港還有「泰式咖哩」、「日式咖哩」、「馬來咖哩」幾種,要享受不同特色的咖哩,一定問清楚你要去的餐廳是什麼風格。
 
其實,作為食客,不需要深入研究香辛料的比例為何,把烹調重任委託給廚師,我們只管大快朵頤就好了。在不同風格的餐廳,享受不同風味的咖哩美食時,可以細心體會廚師如何用不同香料,營造出不同的夢幻效果。

資料來源:大紀元

癡情牛肉麵 償女友遺願堅賣65元  女友婚前車禍亡 曾叮囑麵要便宜  不忘女友心願 老闆三年堅不漲價

台中一家牛肉麵店,一碗蔥燒牛肉麵賣65元,老闆三年來都堅持不漲價,原來背後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因為老闆的女友在結婚前一個月不幸車禍過世,而生前女友曾對他說,麵要便宜,讓一般人都吃得起,他信守對女友的承諾,三年不漲價,還被客人封為「癡情牛肉麵」。

用餐時間,不到十坪大的牛肉麵店,黃老闆在店內忙進忙出,這一碗湯濃麵Q的蔥燒牛肉麵,加上四大塊牛肉,只賣65元,而且三年來都不漲價,原來背後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黃老闆的女友,在結婚前的一個月,發生車禍不幸過世,為了守住女友的遺願,他就算賠錢賣,也堅持不漲價。
不少客人被他的故事感動,紛紛上門,甚至還封他的牛肉麵,癡情牛肉麵。
但如今老闆打算歇業,到台北發展,讓許多網友惋惜,甚至還發文搶救,就是希望能讓這既美味又感人的牛肉麵繼續在這裡飄香。


資料來源:台視新聞

人如其食循自然

你吃什麼,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又,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吃什麼樣的食物。有人純粹滿足一己口腹之慾;有人為健康,甚至關心起食物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原來,透過「吃」的動作,也可以是我們瞭解世界和自我的方式之一。
 
這位有志者,正是大樂正食有機天地的創辦人林孝雲。以前,她深受腸胃疾病困擾,機緣巧合下借用「正食」調整了自身體質,腸胃病得到改善,於是便開始推廣「正食」,一做就是20年。正食一詞由「Macrobiotics」而來。從字面上拆解,Macro是大或長的意思,bio是生命,tics是方法,拼湊在一起便是「長壽食療法」。
 
皇帝內經 繞了地球一週
 
據說,幾千年前,一位中國和尚帶著《皇帝內經》赴日本傳法,18世紀時一位生病的日本軍醫,應用醫書中的養生概念,結合傳統的日本自然食物,如完整糙米、豆腐、當令蔬菜、味噌、堅果、種子等,漸漸地身體便好了起來。這套自然食療法就名正食。後來,它被傳入歐美,近年又從歐洲一路紅回亞洲。
 
這段正食的歷史,總是帶這麼點曲折迂迴,饒了地球一週,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林孝雲說,「正食是一個整體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不只是有機飲食這麼簡單,而是從大環境開始著手,選擇對的食物來吃,身體自然就得到照顧。」
 
陰陽平衡自健康
 
正食主張4個觀念:身土不二、一物全體、醫食同源、陰陽平衡。
 
身土不二,是指我們的身體跟大自然是一體的,大自然健康就表示土地和食物健康,然後我們吃了健康的飲食,我們的身體也會健康。「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宇宙生病我們就會生病,所以會很密切地關懷大環境、做好環保,因為源頭顧好了,其他的問題會迎刃而解。」
 
她解釋,當噴灑農藥、化肥,土地慢慢會硬化,硬化就沒有營養,生長出來的蔬果自然沒有營養,如果土地壞死,大概10年就會慢慢乾掉,就不能再種東西了。「我很注重有機栽培與有機認證,吃下去的療效才會好。我們做食療比較多,如果品質不好,吃下去沒有效果也很難交代。」
 
吃得完整 營養也完整
 
一物全體,意思是吃食物時要把它整個吃完,這樣才能夠吃到完整的能量。「比方說,很多人吃白蘿蔔不吃葉子,其實這樣很可惜,因為葉子含有非常高的鈣質,所以一起煮的話,營養會比較完整。而食物都是有機栽培,不削皮也沒問題。」
 
由於食物乾淨,吃這種食物就是具有醫療的效果,很多的問題可以用這樣的食物來調整,達到醫食同源。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講究陰陽平衡。
 
「很多人喜歡吃生食,但是如果體質很涼的話,長期吃水果蔬菜果汁,就會不平衡了,身體會有很多問題。所以要看體質來選擇煮法和吃法,還有食物的種類。」
 
不拿加工品料理
 
正食和素食還是有本質上的差別。林孝雲分享自身的經驗說,「腸胃病,吃普通素食是不會好的。普通素食的加工品很多,吃白米飯,也不講究平衡,缺乏一些營養,所以吃來吃去都不會好。」
 
於是,她按循正食的烹調方式,不用加工食品,並以米飴替代白糖,吃出無負擔的身體。「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我從20年前開始就堅持到現在。」
 
店裡提供正食料理,還有一位專業廚師認證日籍廚師中村香織駐場,能夠為客人提供正食諮詢服務。每當提到「健康飲食」時,不少老饕視之為摧毀美食樂趣的洪水猛獸,而且無趣之極,能避則避。有鑑於此,中村香織花了很多心思和時間在食物的設計上,即使沒有肉類、蛋、牛奶和蔥蒜,依然可以做出很精美的食物,勾起客人的食慾。
 
健康的人不問健康,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急急忙忙地開始修「健康」這門功課。如果,能夠突破人性弱點,或許我們苦苦追尋的夢想,原來就在那燈火闌珊處。
 
回歸基本生吃鮮
 
隨著加工、過度烹煮及不健康的食物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文明病一個個找上門之際,近年來有許多人開始鼓吹「回歸基本」的飲食態度,吃最原汁原味、最基本及最天然的食物。
 
說到原汁原味、不多加烹調的食物,最直接讓人聯想起水果。日前,本地水果商MBG Fruitshop推展了一項公眾運動,旨在讓人們更瞭解吃新鮮生食物的好處。配合這項活動,MBG誠意地邀請營養師英特拉巴拉拉南(Indra Balaratnam)來分享關於生食的點滴。
 
不放添加劑
 
英特拉解釋說,吃自然或「生食物」已非新鮮之事,大馬人把新鮮和自然天食物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如水果、蔬菜、果汁、種子、果仁及穀類,這些食物皆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維他命、抗氧化劑、蛋白質和健康脂肪。「新鮮生食物的優點是沒有防腐劑和人工色素、調味品和不必要的添加劑。此外,這類食物在烹飪時無需使用大量的油,因此,脂肪含量會比一般油膩的食物低得多。」
 
她說,也有人奉行生吃主義,生吃動物產品和肉類。這些動物產品,包括未經殺菌處理的牛奶、生雞蛋和生肉。全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都有自己的一套醃製生肉方式,所採用的醃製材料計有丁香、蔬菜醬及汁,而享譽全球的醃製生肉,包括剌身(切成薄片的海鮮)、carpaccio(魚柳或肉類薄片)、ceviche(醃海鮮)、crudo(酸橘汁、醋及橄欖油醃魚)、tartare(醃肉塊)以及prosciutto(風乾咸火腿)。
 
健康入口是長期功夫
 
雖然,英特拉也同意新鮮的生食物富含酵素及營養,能幫助身體的整體功能和健康,不過,她仍勸告人們要謹慎選吃生的食物。其中一個原因是這類食物的選擇,可能極為有限,因此若日常飲食只選吃這些食物的話,可能會導致身體缺乏維他命及礦物質。
 
「如果要獲得健康,最好是維持健康、均衡的飲食,吃各種不同的煮熟食物及新鮮生食物。」她說。如果想奉行生吃主義,就必須瞭解這些食物,而且妥善地規劃餐食,確保自己的整個飲食包含廣泛的食物。儘可能令自己的飲食,達到最均衡的一種理性方式,並且要維持下去。只有持之有恆地遵循健康的飲食,才能從中獲得其營養裨益;只是偶爾遵循,只會令自己的身體難於適應時好時壞的飲食。進而受挫及感受到更大的壓力。

資料來源:東方日報

06 2025/07 08
S M T W T F S
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HN:
No Name Ninja
性別:
非公開

TemplateDesign by KARMA7

忍者ブログ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