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ブログ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葡萄王2月營收雙位數成長 集團年營收挑戰百億

葡萄王公布2月營收,以同樣的IFRS基礎,年增率達17.06%。在上海葡萄王健康食品代工營運強勢成長下,2017年集團營收達93.8億,年增率2.21%。2018年葡萄王自有品牌及葡眾將陸續推出新品,帶動整體營收外,上海葡萄王去年增加客戶群,包含大陸排名前五大的直銷商、連鎖通路與主力微商的保健食品代工;葡萄王集團董事長曾盛麟表示,在三大事業體營運轉強,2018年葡萄王集團營收值得期待,可望再創高峰。
三大事業體中,營運成長最佳的就是上海葡萄王,上海葡萄王2014年營收僅1800萬人民幣,在董事長曾盛麟的新團隊領導下,隔年便已轉虧為盈,年營收更成長近70%。上海葡萄王陸續導入新的管理制度及作業生產流程後,營運動能持續高度成長,2017年營收為2.03億人民幣,相較於曾盛麟接手前的2014年成長超過11倍,更超過接手前20年的營收總和。董事長曾盛麟表示,上海葡萄王訂單雖已滿檔,但將持續擴建設備,加強生產產能,以利業務持續拓展。
葡眾仍穩坐國內第二大直銷公司,去年第四季推出新品康爾喜益生菌健康食品代工,銷售持續加溫。今年葡眾預計推出五項新品,包含孅體計畫、乳酸菌口腔噴劑、蘆薈膠、乳酸菌牙膏、血糖維護保健膠囊等新品陸續上市,持續搶攻國內直銷市場,力拼國內龍頭寶座。
葡萄王部分,除原先平鎮廠已提供新產能外,龍潭廠預計於今年第四季完工,將提升生物科技發酵產能,有效擴充業務;去年另有觀光工廠加入營運,已成為桃園地區親子出遊的好地點。今年葡萄王預計推出四項新品及兩項升級版產品,新品部份有骨骼保健的勇健王、觀光工場後續將販售的樟芝濾掛咖啡、亮妍QQ軟糖及乳酸菌巧克力;且為服務消費者,將推出效果更好的升級版產品,第二季將有益菌王,第三季則有膠原蛋白。在產能提升及新品上市的動能下,葡萄王自有品牌在今年也預期能夠有所斬獲。
健康專家葡萄王生技長期致力於尖端科技與創新研發健康食品代工,近年頻頻以猴頭菇、蟬花等創新研發技術獲得國外各項發明展大獎。今年葡萄王將有2項新穎素材開發、4種功能性乳酸菌原料建立及陸續取得8項新增應用技術專利,董事長曾盛麟表示,葡萄王身為生技產業的領導品牌,創新研發能力一直是公司注重的項目,掌握研發能力正是葡萄王領先業界的關鍵因素。
葡萄王生技自2011年來營運一直維持高度成長,去年成長雖趨緩,但總結去年EPS達10.03元,仍創新高。今年起整體營運的動能轉強,1-2月營收年增率達10.68%,在三大事業體同步成長下,2018年葡萄王營運可望延續1-2月的成長動能。董事長曾盛麟表示,過去幾年集團的布局已開始看見成果,上海葡萄王的高度成長,葡眾穩坐台灣本土第一大直銷商多年,葡萄王品牌年輕化及設立觀光工廠,建立研發中心,提升創新研發能力及產能健康食品代工,拓展國內外代工業務等。
資料來源:東森新聞
PR

台灣有好紅茶嗎?紅玉再創台茶璀璨時代

紅茶復興
「台灣有好紅茶嗎?」十數年前,自家網站留言板上經常聚在一起討論紅茶的網友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激起了我的高度好奇。
當時,個人興趣加之寫作關係,格外用了許多力氣,專注於紅茶的涉獵與鑽研上泡沫紅茶原料。所以,接連走訪了倫敦、東京、巴黎⋯⋯等幾個赫赫有名的紅茶城市,茶櫃子裡蒐集的茶樣,也從印度、錫蘭、尼泊爾、中國、印尼、甚至肯亞⋯⋯幾乎較知名較具代表性的產區茶種,都大致包羅了。
然而,台灣呢?台灣的紅茶呢?泡沫紅茶原料那當口,我開始疑惑了起來。—— 說真的,身處茶之人才風土物產鍾靈毓秀薈萃之地台灣,明明也是聞名遐邇震古鑠今的頂級優質茶產區,凍頂烏龍茶高山茶文山包種白毫烏龍之赫赫聲名遠揚全球,但紅茶,於本地市場已然越來越發展得普及精深的這項茶飲,卻為何好像邈邈不見蹤跡?
印象裡,台灣應該是產過紅茶的。記得小時候,在許多地方都還偶而看得到如日月潭紅茶、花蓮鶴岡紅茶的影跡,可惜那滋味已經不復記憶了。雖說街頭巷尾遍見各種泡沫紅茶店,然而用的多半是東南亞等地進口的廉價貨,並非台灣血統。
讓我萌生一探究竟的念頭。
誕生、沒落與再起
回看歷史,台灣紅茶產業泡沫紅茶原料的起源,最早應可追溯到日治初期,當時,殖民政府一方面為與已漸成全球貿易主流的南亞紅茶相抗衡,一方面不使台灣在綠茶項目上成為日本的敵手;所以,早自二十世紀初,在日本當局與茶商三井公司的攜手合作下,首度在北台灣開始種植、試製紅茶。
其時,紅茶茶樹來源主要為中國的小葉種茶樹。比方在台北縣石門、三芝、北新庄等地,便有中國引進的「硬枝紅心」品種、作法上則類似祁門工夫紅茶的「阿里磅紅茶」泡沫紅茶原料;我曾偶然得到一些,嚐來與傳說中評價類似,香氣馥郁、然滋味與濃度略顯不足,故雖曾引起一些注意,卻並未激起太大的迴響。
另外,在南投山區也發現有原生台灣的野生茶種「台灣山茶」,並取以試製成紅茶,雖然評價不錯,甚至被認為湯色茶味不輸立頓紅茶,但也未成主流。
重要轉捩點發生於1920∼30年代間,從印度阿薩姆引進大葉種茶樹在南投的埔里、水里、魚池一帶培植並生產,尤以魚池茶區,因風土條件的得天獨厚,整體表現最優異,並進一步行銷海外,獲致極大的成功。
當時,除了魚池當地,在南投埔里另有東邦紅茶公司,以自緬甸攜回的Shan大葉茶種在南投種茶製茶;新竹關西則有台灣紅茶株式會社泡沫紅茶原料、錦泰茶廠,各擁一片天。而也由於台灣紅茶品質優異,在各國間頗受肯定,約在1930年代後期,紅茶更一度超越其他茶類,成為台灣茶業重心。
沈潛時期:進口茶風光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殖民統治結束,台灣紅茶盛世仍然持續。1960年代,茶園版圖進一步拓展到東部的花蓮鶴崗與台東鹿野。
此番榮景大約維持到六、七○年代,因整體茶業景況丕變而逐步衰退。特別在1970∼1980年間,全球能源危機加上台幣升值,外銷競爭力萎縮,內銷市場抬頭,在國人喜好需求主導一切的情況下,青茶類如烏龍、包種等蔚成主流,台灣紅茶產業泡沫紅茶原料於是就這麼漸漸沒落;滿山茶樹若非任其荒廢、便是拔除改種檳榔。
到後來,台灣紅茶大約只剩南投魚池一帶還有零星種植。花蓮鶴岡方面,原本由土地銀行經營的鶴岡示範茶場於1998年關場之後,竟也再難得見影跡。
即使進入八○年代,平民茶飲勢力抬頭,街頭巷尾泡沫紅茶茶攤茶店遍見,包裝紅茶飲料借助便利超商零售通路體系全面深入百姓家,紅茶茶包更逐漸成為辦公室與簡餐咖啡館中隨處可見的尋常茶風景,但也幾乎全非在地本產。
影響所及, 台灣茶曾經輝煌的出超態勢正式走入歷史。——為因應逐年遽增的龐大需求,來自錫蘭、越南、印尼的廉價細碎型紅茶葉大量進口泡沫紅茶原料,並於九○年代超越出口量,台灣正式成為茶葉進口國。
茶藝復興:本土茶精緻化
這番沈潛光景一直持續到九○年代末期,才在各種因緣聚合與政府相關單位、茶農與業者們的努力下,終究又漸漸透出曙光。
在我的觀察,此波新紅茶風潮的吹起,與當時發生於城市年輕一輩飲食愛好族群裡、對精緻紅茶的崇尚憧憬頗有關係:對歐風或日式洋風消閒享樂方式與氛圍的普遍嚮往,致使下午茶風氣逐漸普及,各種精緻路線紅茶館與專賣店紛紛林立,諸多國際著名紅茶品牌陸續引進。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是,與英、法、日當刻流行趨勢高度同步,新一代的愛茶人,關注點不僅在於品牌、茶款分類,連茶葉本身的產區風土、茶園、等級、海拔高度、春摘夏摘秋摘⋯⋯都自有其追求和專精講究。
流風所及,與台灣咖啡近年的炙手可熱景況相似,這般對優質紅茶產地、身世來由的關注,原本曾經盛極一時、卻因外銷市場的消退而幾近凋零不存的台灣本土紅茶泡沫紅茶原料,在越來越多的紅茶愛好者們的關切和追尋下,開始有了嶄新的發展契機。
最關鍵原因還有,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災後重建計畫中,選定紅茶做為南投產業發展重點──各方因素推波助瀾下,台灣紅茶終於開始重新萌芽生光。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王天權:“品牌國際化”是雲茶産業做強做大最佳選擇

新華網昆明1月28日電(康靜)“‘品牌國際化’發展戰略是雲茶産業茶葉原料供應做強做大的最好選擇。”雲南省政協委員、雲南滇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天權2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雲茶産業龍頭企業在實施“品牌國際化”發展戰略的進程中,最大的障礙是原料基地源頭的質量安全問題,由于國際市場歐盟標準高,茶葉行業龍頭企業錯失了很多“走出去”的機會。
  王天權認為,雲南的特色農産品要産業化,産業要企業化,企業要品牌化,品牌要市場化,才能打造形成千億産業。以茶産業為例,正是因為茶葉産業集約化程度低,質量標準不統一等原因,才導致茶企規模做不大。
  “茶葉是上天賜給雲南的一片葉子,發展綠色經濟要把這片綠葉做好。”在王天權看來,雲南茶葉産業茶葉原料供應發展潛力巨大,但現在大多茶企沒有品牌産品,都是用農副産品直接面對市場,只能叫做原料供應商。“茶葉靠分散式、家庭作坊式的種植是不行的。品牌一定要市場化,雲南白藥就是品牌市場化的典范,可以作為雲南高原特色農産品産業發展的典范。”王天權説。
  2017年,雲南省茶葉種植面積達到了620萬畝,産量38.7萬噸,産值突破742億元。如今,雲茶直接出口至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作為新晉雲南省政協委員,王天權指出,雖然雲南茶葉有著良好的産業基礎,但由于茶農、茶園一家一戶松散型的組織管理模式茶葉原料供應,已經嚴重阻礙茶産業的發展,由于管理粗放、不統一、不規范,一家一戶茶農原料的輸入性風險給制茶企業帶來了巨大隱患。
  為解決這個問題,促進雲茶産業早日實現千億目標,王天權建議雲南把龍頭企業、茶葉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通過股份制等形成一個經營實體,實現“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同時,他還建議雲南省設立“品質雲茶”“雲茶推廣”專項資金;加快“雲南茶葉評價檢測溯源中心”建設;實施雲茶西部産區整合等。
資料來源:新華網

燕窩的功效燕窩的美容功效

港臺地區許多當紅的影視明星, 尤其是女明星們, 一直對燕窩是寵愛有加, 在排戲或演唱會的繁重工作壓力下, 燕窩成了她們護膚養顏、永保青春的親密伴侶。 這些透過各種媒體的渲染, 早已成了公開的秘密了。 現在看來, 燕窩在美容護膚方面的神奇功效, 不僅有大量的實踐經驗可資證明, 也確確實實是有其科學基礎的。
燕窩的適應症主要是陰虛體質。 陰虛常表現為頭暈腰酸, 口乾舌燥, 甚至肺結核的恢復期病人, 腫瘤陰虛的類型人也屬陰虛體質。 可以通過養陰達到養顏的效果。 一般人進食燕窩一段時間後, 皮膚確實會恢復彈性, 變得有光澤。 這是針對皮膚的保養而言。燕窩價格
燕窩含有很多消化酶和活性因數。 一方面, 燕窩裡的消化酶會幫助人體的消化吸收。 另一方面, 和蜂蜜一樣, 燕窩裡有很多成分複雜的活性因數。
燕窩有幫助人體除斑的功效, 因為燕窩裡的活性因數可以抑制黑色細胞活動程度, 使身體抗氧化的能力增強。 所以, 燕窩在美容養顏方面效果還是很好的, 它會使人的皮膚變得乾淨有光澤, 顏色紅潤。
《本草求真》記載:“燕窩入肺生氣, 入腎滋水, 入胃補中, 其補不致燥, 乃屬於補虛除勞之藥用品。 ”從性味來看, 燕窩性平味甘;從歸經來看, 燕窩歸肺、脾、胃、腎、心經;從成份來看, 燕窩富含蛋白質、醣類、脂肪、纖維、水分、銀、磷、鉀、硫等。燕窩價格
資料來源:健康幫幫忙

點心時間!上班族嘴饞吃10種零食

忙碌的上班族不但三餐時間不規律,成天坐在辦公室椅子上竟然還會容易餓,想不變胖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務!有時忙著開會、出外洽公,最常被忽略的就是午餐,可能沒吃或是吃幾口草草了事,因此到了下午3、4點許多人肚子就開始咕嚕咕嚕叫,那麼要吃什麼才不會罪惡感深重,怕越吃越肥呢?英國《衛報》新聞網站提供了10種小零嘴,教上班族怎麼吃才能止餓又不胖!
上班族下午3點就開始嘴饞想吃點心,卻常陷入怕胖與飢餓的天然交戰中,聰明選擇健康零食,就不怕越吃越肥。
1.香蕉
便宜、好吃又營養,還有什麼能比香蕉更適合當下午點心,台灣不少女藝人都曾公開表示靠吃香蕉果腹來減肥,因為它富有飽足感,又可以在短時間內補充營養,連運動員或慢跑者,在比賽前也都是靠香蕉來補充體力的喔!
2.無鹽堅果
對於長時間坐在辦公室使用電腦的上班族來說,腦力及眼睛就是最耗損的部位,而堅果含有多種礦物質,還能幫助將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有助於保持頭腦清晰,不會昏昏沉沉想睡覺,但要注意的是經調味過的堅果鈉量過高,因此建議在下午選擇吃1小把無鹽堅果,填填空虛的胃。
3.優格
優格含有不少鈣質,可以幫助穩定下午浮躁的情緒,且選擇低脂無糖優格的話,更能減少了攝取到精緻碳水化合物的機會,如果單吃優格嫌無趣,可以加一些乾果進去。
4.新鮮蔬菜棒
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前一天先在家中將紅蘿蔔、芹菜等蔬菜切條,裝在保鮮盒帶到公司,下午肚子餓時就能拿蔬果條當零食啃,有嚼勁熱量又超低。
蛋捲、蛋糕、夾心餅都是熱量高又容易胖的點心,久坐上班族常吃更容易胖下半身。
5.燕麥餅乾
由全麥、燕麥等製成的燕麥餅乾,升糖指數較低,因此可以延緩血糖上升,較不容易餓,全麥餅乾也比一般甜的餅乾要來得容易有飽足感。不過要注意的是,市面上有些燕麥餅乾鈉含量不可小看,在選購時要特別注意營養標示。
6.爆米花
這裡指的當然不是在電影院吃的甜鹹爆米花,而是未經調味的原味爆米花,沒有另外加奶油、鹽、糖的話,熱量就會大幅降低,不過玉米也屬於澱粉類,因此在份量上還是要注意。
7.葡萄乾小麵包
混雜著葡萄乾或是核果的小圓麵包,比起奶酥、波蘿、甜甜圈熱量都較低,並記得不要額外塗抹果醬或是奶油,下午吃1~2個就能解饞,葡萄乾還有促進體力的效果。
8.乾果類
蔓越莓乾、葡萄乾等乾果類食品,比起新鮮水果更方便攜帶,營養素也有完整保留,一包綜合水果乾更可以同時吃進多種水果的營養,不過缺點就是失去了吃新鮮水果的膳食纖維,飽足感程度也較低,不過比起夾心酥、蛋捲來說,仍是較建議的下午點心。
杏仁有豐富營養素礦物質,下午嘴饞來1小把,就能幫助大腦清晰、解嘴饞。
9.沖泡麥片
不只是早餐的最佳選擇,麥片也可以當作下午補充營養、填飽肚子的好選擇,麥片比較不容易餓,以牛奶沖泡也可以保護空腹的胃,不會有胃痛或胃酸過多的問題。
10.黑巧克力
最受女性喜愛的巧克力也可以吃嗎?當然可以!巧克力有豐富的多酚物質及抗氧化成份,還可以幫助合成體內血清素,穩定情緒,不過巧克力的濃度是重點,如果選擇牛奶巧克力,通常加入大量糖份與人工添加物增加口感,最好選擇70%以上的黑巧克力,才能避開熱量陷阱。
以上10種小點心,都可以交替當作每天下午嘴饞的小點心,但是營養學者當然還是建議維持三餐時間規律正常,並餐餐維持7~8分飽才是最健康的飲食習慣,只要三餐均衡,也就不會無時無刻都想吃東西或是感到肚子餓。戒掉下午茶、零食,想要維持身材就不是難事!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08 2025/09 10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HN:
No Name Ninja
性別:
非公開

TemplateDesign by KARMA7

忍者ブログ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