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政遠、蔡佩旻/雲林報導
雲林千巧谷牛樂園觀光牧場,以在地生產鮮乳烘焙出各種口味麵包及加工食品展售,疫情爆發後,遊客頓失、麵包賣不出去,為維持130名員工生計,董事長夫婦與員工開麵包配送車到各鄉鎮面交,杯水車薪下2個月發出上千萬薪水,董事長黃吉雄霸氣說,員工幫公司賺錢,現在掏老本照顧員工,這是企業責任。
崙背鄉是全國第二大酪農區,千巧谷烘焙使用在地酪農生產鮮奶製作的,董事長黃吉雄是台中人,2003年與太太蕭秀桂到崙背鄉創業,以麵包坊起家,向顧客推薦崙背優質鮮奶,使用在地酪農生產鮮奶製作的「鮮奶乳酪蛋糕」熱銷打開知名度,並在麥寮鄉開設分店。
崙背鄉雲林重要酪農區,有60多戶的酪農,卻沒有一處可以讓遊客參觀的牧場,黃吉雄於是買下占地1.2公頃原荒廢多年的紡織廠,把舊建築打造成兼具觀光休閒的牧場,2012年成立千巧谷企業,黃吉雄夫婦倆18年前白手起家,現今已是有130員工的公司。
新冠疫情爆發後,5月全台三級警戒,民眾恐慌,遊客、消費者頓失,公司團體紛紛來電取消訂單。公司瞬時7萬多元的麵包無人買,麵包有保鮮短期問題,被逼急只好到虎尾黃昏市場擺攤賣,但麵包真的太多了,便將麵包餐盒分送社福機構及弱勢家庭,解決麵包剩餘的危機,原寄望14天後,警戒等級能解封,結果三級警戒三度延長,上門顧客少之又少。
眼看疫情越來越嚴重,每月薪資就要發出550萬,這還不包含其他固定支出,面臨經營壓力也因警戒持續延長負擔越大。董事長黃吉雄說,公司不能因為一年的虧損,就要縮減規模裁掉員工,130名員工背後有130個家庭,公司不能拋棄員工不顧,130人一個都不能少,既然消費者不上門,換我們去走出去,於是改採網購,再以麵包配送車到各鄉鎮進行面交。
黃吉雄、蕭秀桂夫婦與員工,第一次跟網購消費者約在北港華南路停車場旁,擺攤進行面交,被民眾檢舉群聚,警方前往驅離,被對面台西客運北港站長見狀,提供場地供給他們繼續擺攤。黃吉雄說,到各鄉鎮面交麵包,都遇到同樣問題,斗六三好國際酒店、莿桐鄉農會等,都主動提供處所給我們設攤,在危難之際台灣還是充滿人情味,互相扶持幫忙。
董事長黃吉雄表示,業績頓失8成營業額,網訂面交麵包收入欠理想,所以想辦法改變經營方式減少虧損,疫情期間省略加班,每月員工薪資450萬元,疫情期間一定有損失,營運出現虧損是難免,要以平常心面對,做生意不可能穩賺不賠,企業要永續經營,不可投機一年虧損就裁員,訂單來了再招募員工,企業要有社會責任,不能因為虧損隨即資遣130名員工,在鄉下地區130個家庭,這樣會造成社會問題,自己還有本錢,拿出來發薪水,也是能力範圍所及。
黃吉雄指出,三級警戒微解封,目前疫苗也陸續進來,展開施打,雖沒有全解封,看得到未來,不期待恢復到疫情前榮景,只要遊客回流5成,就能永續經營下去,不只130名員工都在,還有工讀生可以繼續來打工。
目前麵包車巡迴六鄉鎮,供消費者於「千巧谷麵包車訂購單」線上預定取貨,也有現場小規模現場展售最受歡迎產品,週一在三好酒店旁救國團;週二北港麥當勞旁台西客運;週三斗南國小大門口;週四虎尾黃昏市場復興路停車場;週五西螺文昌國小大門口;週六斗六受天宮斜對面自強街停車場;週日莿桐農會旁,時間都是16:30-17:30。
台灣享有烘焙王國的美譽,近日網路上流傳中國大陸美食料理搜狐號上有關麵包餐盒的謠言,讓臺中市糕餅公會對此澄清直言「完全錯誤」,同時並傳達正確訊息,為民眾提供正確的烘焙知識,更列出了3項重點詳細解釋,引發討論。
臺中糕餅公會表示,謠傳內容「蓬鬆麵包之所以會蓬鬆,主要是因為裡面添加了改良劑」其實是錯誤的,事實上「以現行台灣麵包技術優良,並不需要添加即可形成蓬鬆的效果」,再來則是「散裝麵包餐盒不確定在櫃子裡放了多久,或許已經在慢慢變質,吃的時候口感會大打折扣,對身體也沒什麼好處」,實際上「剛出爐的麵包,須經冷卻後再封裝,以避免受到污染」。
最後「水果麵包上的水果剛做好的時候是新鮮的,但放一段時間沒賣出去,水果很快就會變質,有些無良商家還會在裡面放添加劑」,臺中糕餅公會也說「我國大部份採用乾燥水果製成,並無新鮮度問題。只有少部份丹麥水果麵包,採用新鮮水果,並於水果表層塗上果凍膠保護,至少有24小時以上的安全期」。
最後臺中糕餅公會理事長蔡萬財更直言,台灣的烘焙技術,在這半個多世紀以來,已達到國際水準,「不論在食材挑選、餡料調配、技術工法等過程都在不斷精良」,在口味上更是「尊重食材產地節令與地域性,創造出特有台灣味的麵包」,台灣的烘焙師也都陸續拿下世界麵包大賽獎項,用料實在、美味安心的台灣麵包,總帶給人們最樸實、最初的溫暖味道,每吃一口都是幸福的舌尖饗宴。(編輯:王柏文)
便利商店是不少人覓食的好去處,有時若忙碌沒時間為自己準備三餐,許多人就會選擇在便利商店解決,成了外食族的選擇之一。日前就有一名網友在PTT中PO文提到,自己最喜歡吃便利商店裡「長條的海苔肉鬆麵包餐盒」,而且就算一直出新品,肉鬆麵包在他心目中還是第一名,於是他就好奇詢問廣大網友「大家去便利商店最常買的麵包?」
原PO在文中表示,沒設定哪家便利商店,純粹只是想討論網友們愛吃的麵包口味,並透露最喜歡的是會加美乃滋的「海苔肉鬆麵包餐盒」,其次是「起酥肉鬆」跟「巧克力派司」,最後忍不住問道「不知道大家最常買哪款麵包?」
PO文一出後,立刻引來網友熱議留言回應,部分網友紛紛推薦全家的麵包,「全家的鬆餅,蜂蜜口味的很好吃」、「切達起司貝果,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就會拿這款」、「近期最喜歡的就是全家的地瓜起司燒麵包餐盒」、「全家花生羅宋超級好吃」、「全家的芋泥流沙」、「全家的巧克力派斯超神」、「全家草莓麵包超推」、「巧克力派司,去全家都只買這款,頂多再來就是鬆餅皮」。
也有網友喜歡7-11的麵包,「7-11墨西哥奶酥」、「現在只買7-11墨西哥、巧克力蛋糕、藍莓貝果」、「7-11草莓吐司」、「7-11起司貝果,而且一定要微波」、「小七一定要買起司貝果」、「7-11起司貝果,沒有之一」。
(聯合新聞網)
鄉民中心/綜合報導
在台灣,便利商店隨處可見,不僅是外食族的好朋友,更是半夜肚子餓的唯一好選擇。近日有鄉民在《批踢踢實業坊》討論起超商麵包餐盒,眼看超商架上商品琳瑯滿目,究竟哪一款才是鄉民的最愛?眾人狂推「這麵包」最經典,絕對不踩雷。
原PO在PTT以「大家去便利商店最常買的麵包?」為題,他透露自己最喜歡長條海苔肉鬆麵包,會加不少美乃滋的那款,即便麵包一直出新口味,這款仍在他心中佔據第一,其次則是起酥肉鬆與巧克力派司。於是他好奇問廣大網友,「沒設定是哪家便利商店,純粹想討論大家最愛吃的麵包口味,不知道大家最常買哪款麵包?」
問題曝光,網友紛紛透露自己的最愛:「全家的鬆餅~蜂蜜口味很好吃」、「全家的巧克力派司 神神神」、「巧克力派斯,小七跟全家都買」、「巧克力派司,去全家都只買這款,頂多再來就是鬆餅皮」、「克林姆麵包餐盒真的是經典啊」、「全家蜂蜜口味鬆餅!!!」、「義美的拔絲!還有全家原味鬆餅」、「海鹽羅宋、起司貝果、義美手工拔絲麵包」、「青蔥肉鬆捲 墨西哥巧克力 菠蘿奶酥」、「最近喜歡全家花生羅宋」、「起酥肉鬆!不貴份量又足夠」、「15元的草莓麵包」。
不過獲得最多網友大讚的超商麵包,是香濃有嚼勁的「切達起司貝果」:「全家買鬆餅,小七買起司貝果」、「711 起司貝果 沒有之一」、「起司貝果吃不膩,微波後更讚~」、「起司貝果一定要微波!好吃」、「起司貝果加熱後超好吃!」、「切達起司貝果 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就會拿這款」、「藍莓貝果起司貝果一生推」。
開心做麵包餐盒學客語,新北客家事務局去年起開創社群客語二合一教學, 16、23日在淡水阿凡真烘焙坊,由吳寶春徒弟帶領利用客家特色在地食材,一同玩烘焙學客語,推動客語公共化;活動吸引民眾爭相報名,排隊已到第三梯,會後更開心出遊北海岸,體驗美好風光。
新北客家事務局去年推出社群課程搭配客語薪傳師,從課程中分享客家文化,讓客語成為社區溝通語言,今年以美食主題,由客語薪傳師曾雪蓉、阿凡真烘焙坊老闆劉凡真共同辦理,活動中不少親子組一起揉麵包餐盒,氣氛和樂。
現場學員年齡廣泛,共有4組親子組,來自三芝國小的男孩和家人因參加玩烘焙學客語課程,可以邊做烘焙邊和家人以客語對話,讓身為客家媳婦的媽媽有自信地說,「真是一舉數得」;來自泰山年輕蜂農學員則說,希望下次自產的蜂蜜也能加入料理,透過活動引發他學習客語的動機。
客語教師曾雪蓉表示,課程規畫長達3個月,著思運用在地食材,搭配客家酸菜、艾草、桔醬、擂茶等特色客家味的食材,要民眾歡喜吃麵包;阿凡真烘焙坊老闆劉凡真說,她是聽障人士也非餐飲科班,因個人興趣,專程向麵包餐盒大師吳寶春學藝,之後突破身體障礙取得西點蛋糕、麵包的丙級雙證照。
老闆劉凡真說,這是她第一次挑戰客家口味烘焙料理,創作出不一樣的新客家美食,特別將麵糰融入客家酸菜、九層塔「客家裝蒜包」,加入當令新鮮艾草的「艾草司康」;桔醬、五花肉、起司組合成「桔醬五花披薩」等,結束後歡迎民眾到滬尾櫻花大道運動、漁人碼頭賞夕陽,或三芝的三生步道散步、淺水灣踏浪。
(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