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ブログ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這款」國民麵包餐盒早餐天天吃!

文/橘世代
俗話說「早餐 要吃的像皇帝、晚餐吃的像乞丐」,一語點醒早餐重要性。但現代人經常因趕上班上學,在開啟一天最重要的一餐上,總是草草解決,吃下肚的食物隱藏高澱粉、高油脂熱量,易引發血糖升高,對工作效力反而減分。營養師提醒,很多民眾誤以為健康的早餐搭配,如燒餅加油條、燕麥奶配麵包餐盒 或御飯糰,其實是NG早餐組合。
減肥者NG早餐組合:御飯糰+燕麥奶、可頌、牛角麵包、含餡吐司
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民眾吃早餐時容易忽略的隱形高熱量殺手,例如近期流行的燕麥奶搭配御飯糰或是麵包餐盒,燕麥奶一般民眾會以為是奶類,但其實它是屬於全穀雜糧類,加上御飯糰,「等於吃飯再喝飯的概念,因為都是澱粉類的食物」,建議搭配飲品選擇豆漿,可補充蛋白質。
張斯蘭強調,多數人選擇麵包當早餐,認為是全穀雜糧,但麵包種類琳瑯滿目,選擇上還是有陷阱。例如可頌麵包、牛角麵包屬於高油脂的食物,既使搭配蔬菜也不推薦,相比之下,菠蘿麵包比可頌油脂含量低,但綜觀來看,酥皮類麵包餐盒油脂含量尤其高;此外,吐司則屬於全穀雜糧類,但若是紅豆吐司、起司火腿吐司即要注意,因為添加越多成分,熱量就會層層疊加。
三高者NG早餐組合:燒餅+油條、飯糰+燕麥奶
針對高血壓、糖尿病、洗腎患者,她認為,如果是糖尿病患者 要注意不要澱粉加澱粉 ,像是「燒餅夾油條」、「燕麥奶配飯糰」,吃稀飯也切忌烹煮的太過糊化,太糊對血糖吸收會較快、燕麥奶也是糊化澱粉;高血壓的民眾要注意,麵包中的鈉離子含量高,另外,中式點心會加較多醬料調味,同時也增加鈉的攝取量;腎功能差的人則要注意蛋白質、鈉離子攝取量。
不吃早餐不踩雷?小心下一餐就補回來!
健康早餐的搭配,不論挑選中、西式,原則是先將食材種類分類,先分清楚吃的食物中哪些屬於蛋白質類、澱粉類、蔬菜類,建議每一餐都搭配蔬菜最好,她提醒,澱粉類要注意油脂含量過高,蛋白質要攝取優質蛋白,例如雞肉、雞蛋、鮭魚、豆腐等;油脂類食物像是芝麻、堅果類,建議從食材種類挑選,才能每一項營養都完備。
現代人起得晚,經常忽略早餐,認為早中餐一起吃,還能順便減肥。但國健署提醒,早餐沒吃,往往在下一餐會因為餓過頭而無法控制食量,反而吃進更多東西,導致體重 不減反增,因此,維持三頓正餐是體重控制的重要原則。

(yahoo奇摩新聞)
PR

餐桌禮儀|網民熱議西餐餐包正確食法 5大失禮行為上菜前吃包錯!

西餐餐包也有正確食法?近日有網民在討論區開post,笑言「原來香港人9成都唔識食西餐個餐包」,此帖先引來過千負評,其後網民們一同討論到底西餐中的餐包是否有正確食法。除了吃麵包的步驟外,原來也有不少失禮行為是的我們常犯。
餐包夾牛油超錯!網民好奇餐包真正食法
你會點食西餐餐包?將麵包先切件或是將麵包沾上牛油食用?近日有網民在討論區發文,認為大部分香港人都不懂吃西餐餐包,更指「用把刀切開個包,塞舊牛油落去?你家陣食菠蘿油?」言論一出,竟引來過千負評,或者是因為樓主發表後並沒有即時為大家解答及態度的關係。部分網民責怪樓主;部分網民則好奇餐包的真正食法,所以紛紛搜尋正確答案。
不用一會兒,網民貼出「The School of Etiquette SA」的示範影片,從片段中所見,示範者將從包裝盒中取出少量牛油,放到麵包碟上。其後,將麵包撕成一口大小並塗上牛油食用。儘管片段獲得不少正評,但部分網民認為根據自己的食法便可,不用太講究。
吃麵包也有先後次序?5大行為好失禮
事實上餐桌禮儀能透露個人修養,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米芝蓮二星法國餐廳Pierre法籍經理Laura Latry曾接受我們訪問講解吃麵包禮儀,單單是不同種類的麵包也有分先後次序。若麵包籃上裝着多款麵包,食用次序應是先吃牛油麵包條、法國麵包、小甜圓包,最後是帶乾果的麵包。Laura表示:「我們一般都會先吃牛油麵包(brioche),因為這款麵包在製作時已經加上牛油,因此食用時可以不需要塗上牛油。之後可享用法國麵包(baguette ),因為味道並不濃烈,最後便吃帶甜味的麵包,例如藏紅花麵包、提子麵包等。」
(香港01)

早餐吃麵包不好嗎?除了飽足感 專家揭3缺點:別吃了

許多人吃早餐,常喜歡來一片麵包或是三明治。然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麵包,如果長期大量食用,恐怕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後果。近來日本內科醫師,就分析早餐吃麵包所帶來的負面缺點。
曾經看診過超過10萬名病患的日本腸胃醫師福島正嗣,近來在媒體「PRESIDENT Online」撰文,表示早餐吃麵包的缺點有三。首先是早晨人體會分泌皮質醇和腎上腺素,因此對於糖份的吸收效率多過午餐。而做為麵包原料的小麥粉,每100公克就含有42.2克的糖份,相比起來同樣重量的白飯,只有35.6克而已,因此在早上吃麵包,容易造成血糖瞬間暴增。
延續第一個原因,早餐吃麵包的第二項缺點,在於「引起人體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連鎖」。一時暴漲的血糖,雖然會透過胰島素的分泌而降低,但是大腦接收到「血糖下降」的訊息時,就會傾向尋找其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像是烏龍麵或義大利麵等餐點補充,弄到一整天都處在高碳水飲食的狀況下。
最後一項缺點,則在於擾亂自律神經。自律神經分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前者在白天活動,幫助血液循環而抑制消化。後者則相反,不只是在夜間活動,還能降低心跳但促進消化管活動。兩神經會在早上起來時互相交接,然而若是攝取糖份,就會刺激副交感神經繼續活動,打亂生理時鐘。
福島以自身為例,建議早上就乾脆不要吃東西,或者以雞蛋之類的高蛋白食物取代碳水飲食,搭配喝水、茶或咖啡,做點簡單的運動比較理想。除了早餐之外,其他時間若是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一樣容易在飽足感之餘增加身體負擔,也需要多加注意。

(世界新聞網)

早餐愛吃麵包超NG!日腸胃醫搖頭:不如別吃

生活中心/張家寧報導
方便又美味的麵包是不少民眾早餐的首選之一,不過,長久下來可能還是得注意食用過多是否會對人體產生負擔,日本一名醫師近日就分析早餐吃麵包的缺點,掀起不少網友關注。
根據《PRESIDENT Online》報導,日本腸胃醫師福島正嗣近日分享早餐吃麵包的幾項缺點,第一,由於早上人體會分泌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糖份的吸收效率較高,因此早上吃麵包容易導致「血糖瞬間暴增」。
而緊接著,第二點原因則是受到血糖暴增影響,人體會透過胰島素的分泌而降低血糖,但是當大腦接收到該訊息時,就會會傾向尋找其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導致人體整天都處於高碳水飲食的情況。
最後,則是早餐吃麵包會擾亂自律神經,由於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在早上起來時互相交接,若在此時攝取糖分,可能就會因此打亂生理時鐘。福島正嗣透露,自己採取的方式就是早上不吃,或是以高蛋白食物取代碳水飲食,對於身體會較為沒有負擔。

(三立新聞網)

他買菠蘿麵包悲嘆「兄弟不在了」 反轉真相笑翻網:眼淚還來

名男網友26日在臉書社團推薦某量販賣場的菠蘿麵包餐盒很好吃,推薦文感性表示,這是好兄弟最喜歡的麵包,但對方已經不在了,沒想到原PO的好兄弟現身留言區極力澄清自己還活著,僅是搬家疏於聯絡,還要原PO別再隨便賜死他,讓不少網友看了全都笑翻。
這名男網友26日在臉書社團《大潤發❤️好物分享社》分享好物,透露中元節前夕到賣場採購物資,在烘焙區見到超巨大的菠蘿麵包餐盒讓他格外感傷,因為這是他的好兄弟最喜歡的麵包,每次一起來逛賣場都必買,兄弟總是誇讚麵包CP值超高,又大又好吃。
原PO突然話鋒一轉表示,這回再看見熟悉的麵包讓他觸景傷情,因為「山在那,海在那,麵包依舊,只是我的兄弟已經不在了,一口咬下去,還是奶油與麵經過烤箱昇華結合過的香味,只是,又多了那麼一份思念的氣息。」文末寫下,「希望他在別的世界,一切都好」。

文章曝光後,不少網友看了很感傷,紛紛認為原PO是發文緬懷已逝友人,不料,原PO的好兄弟竟「回魂」現身留言區,無奈表示,「不是,我只是搬家了好嗎,也才隔兩條街而已,最近很忙有空再去找你啦,別再隨便說我不在了,乾。」才讓真相大白。
奇葩的發文也被轉發到臉書社團《爆廢公社公開版》,不少網友搞懂來龍去脈後,紛紛笑鬧要原PO把「眼淚還來」,還有網友說,「太有才了」、「感情真的很好」、「真是好朋友,一下子沒看到就感覺開始想念他了……」、「害我想吃麵包」、「單方面身亡」、「笑死」。

(中時新聞網)

06 2025/07 08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HN:
No Name Ninja
性別:
非公開

TemplateDesign by KARMA7

忍者ブログ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