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夏日高溫未退燒,整天躲在冷氣房也不是辦法,到植物園走走逛逛消暑氣,造訪歷史博物館以及「女人.小鳥.星星-米羅特展」,品嘗館內美食或周遭小吃。 植物園是台北市綠色天堂,附近公家機關多,聚集不少外省餐館,近年加入不少特色店家。農委會是植物園的鄰居,公共關係科長趙蕙珠與科員們推薦他們最愛的美食,可外帶到植物園享受野餐樂趣,記得收拾垃圾,把乾淨草地還給植物園。
「來歷史博物館吃個英式下午茶
麵包餐盒吧!」這可不是熱昏頭的幻想,史博館內開了兩家不同風格的餐廳,皆可眺望植物園荷花池。
穿梭中國古文物,走進4樓「卡提撒克」(Cutty Sark)看見穿著白圍裙的店員與水晶吊燈,用英國瓷器吃下午茶,簡直像愛麗絲夢遊仙境一般,走進另一個世界。
史博館 享受下午茶
史博館是卡提撒克第三個店面,有別於其他店面,獨家供應英式brunch,可享用淋上牛肉醬汁的約克夏布丁、使用烏骨雞蛋黃的炸蛋。7月推出「雲朵珠寶盒」,內藏荔枝、覆盆莓等新鮮水果,上頭點綴如珍珠般的鮮奶油,叫人一時捨不得動手。
2樓「荷豐水月」洋溢中國風,提供中式簡餐、喝茶與咖啡,空間較寬敞,加上媽媽級店員親切的招呼與服務,用餐賞景很舒適。
夏天胃口不佳的人,建議點「手工限量三明治」,有鮪魚與沙拉蛋兩種選擇,搭配淋上有機蜂蜜小番茄,吃得清爽少負擔。憑入館或特展門票,可抵消費10元。
台北花園 晚8點後麵包7折
自從「台北花園酒店」開幕,對附近居民來說最大福音是麵包坊,每天有110款麵包出爐上架,在不同時間前來可買到不同麵包,晚上8點後還有7折優惠。
麵包主廚陳俊吉曾在日本工作,帶回素材與創意,像是歐式麵包裡加入日本蒟蒻植物纖維,軟化了乾硬口感;天然酵母麵包有20款,其中以蜂蜜檸檬最特別,內餡含有日本進口蜂蜜丁,鬆軟微甜。
「椰絲蔓越莓麵包」早上9點半至10點出爐時間,都可見到老客人一進門就指名;另有「黑糖蔓越莓麵包」滿足嗜甜的客人,兩款皆一天限量100條。
背包廚房 手工披薩薄脆
隱身在巷內的「背包廚房手工披薩咖啡屋」,頗受背包客喜好,不定期舉辦旅行講座,附近學生也常來聚餐。
老闆李信詠熱愛旅行,紐西蘭打工度假回來後,決定開一間讓背包客聚會、分享經驗的店,考慮到披薩最能被年輕人接受而特意學習,手工?的麵皮放入石板烤箱,烤得又薄又脆。
喜歡辣的人可點「墨西哥辣燻雞披薩」,使用墨西哥辣椒切片直接鋪上表面;「海底總動員」有花枝、鮮蝦並加上柴魚片、美乃滋,味道像章魚丸子,很受小朋友喜愛;「肉桂蘋果披薩」可當飯後甜點,另外還有多種素食披薩可選擇。
無名黑鐵 單品咖啡講究
在和平西路2段建材行中,要找到好喝的咖啡不容易,直到1年多前開了家「無名黑鐵咖啡」,讓周遭咖啡族群聞香而來。
老闆邱中弘原本從事貿易,經常外派出國,為了陪伴家人,決心自己開店,他喜歡咖啡,也認為只有咖啡能自己掌握味道,因而選擇咖啡再出發。店裡沒冷氣,只靠水霧風扇散熱,用窗框當天花板與牆面,三輪車與汽油桶當桌子,充滿懷舊氛圍。
「植物園附近步調慢,很適合我的店,畢竟用虹吸式、手沖式煮咖啡,一杯一杯煮,急不得。」15種世界各地的單品咖啡,都是他到豆商精挑細選的生豆,在店裡自行烘焙,單品咖啡100元起跳,另有拿鐵65元,美式咖啡55元,對台北人而言實在物美價廉。
懿品小珍 手工涼皮開胃
站在「懿品小珍」店外,看著不斷上門的客人外帶涼皮或麻辣鴨血,就知道夏日喜歡吃香喝辣的人真不少。
老闆黃韋傑今年24歲,當同年齡的人還在摸索前途,他已經成家立業並擁有兩家店。「我不愛念書,18歲到台中學涼皮,每天早上6點起床花3小時製作,當然會羨慕同學都在玩耍,可是現在很有成就感。」
每日現做的涼皮材料為麵粉,外表與口感像粄條,淋上香濃的芝麻醬以及鎮江醋,中午幾乎賣完,可改點「鴛鴦組合」,一半涼皮一半涼麵,同時吃到兩種口感。「麻辣鴨血臭豆腐」內加金針菇、豆皮與丸子,用多種中藥熬煮湯頭,喝起來有紅燒牛肉湯的香氣,很有飽足感。
四海點心 老店吃到傳統味
71歲的老闆邱雲木與妻子專注包包子,這畫面在「四海點心」40年不變,後來加入兒子媳婦,一家人有默契的分工合作,時而熱絡招呼客人的情景,是四海一大特色。
老闆說,自家的包子用老麵做的,不經漂白,看起來顏色較黃,很有彈性,不像一般的包子加發粉,吃起來反而像麵包。受歡迎的「雪菜包子」,直到現在仍由老闆親手剁菜,臂上二頭肌真不是蓋的。
店裡提供小籠包、湯麵、年糕、水餃等傳統麵食,多達近60種,從15元的包子起跳,最貴的不超過90元。老闆曾在369、點心世界等老店待過,酸辣湯是懷舊的味道。
金口福 湯滷味吃健康
5人即客滿,小店面的「金口福輕食美味」用餐時間幾乎都得外帶,店裡賣的芋頭粥與滷味,分量大、口味淡又顧健康,去年開幕後,深得周遭上班族喜愛,下班前打電話來外帶回家吃,外帶餐盒使用5號PP盒,成本高但耐熱。
老闆娘林沅瑾每天5點起床,上市場採買蔬菜及鍋料,「把東西當作我們自己吃的在做。」為保持食材新鮮,老闆先將麵煮熟再一份份真空包裝,菇類、秋葵等食材也真空包裝,客人挑選後,清洗再下鍋煮。
滷味可煮成乾或湯,乾滷味加醬油膏、油蔥調味,湯滷味淋上雞骨高湯,還豪爽的加一把豆芽菜。裝在大碗公的芋頭粥,用料實在,米粥則是以新米熬煮,黏稠性好,芋頭只取中段較鬆的部位,先炸再蒸更酥香,搭配豆皮、香菇、芹菜、油蔥酥等,香氣十足。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PR